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雷州半岛足迹多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8-08 07:46:09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其诗、词、散文造诣很高,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显赫地位,有“雄视百代”美誉。

    苏东坡22岁中进士。因个性耿直,不趋炎附势,,一生仕途坎坷,起起落落,屡遭贬谪,先后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宋绍圣元年(1094年)再度被贬惠州。三年后,已是花甲之年又远谪海南儋州,前往及归途,路经徐闻、雷州、遂溪、廉江等地,留有大量诗词、墨宝、传说和遗迹。

    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自惠州再贬海南儋县,其弟苏辙亦谪雷州,五月兄弟相遇广西腾县,六月同道到达雷州。初寄寓雷州第一古刹天宁寺。苏东坡对寺宇清幽环境十分赞赏,与住持方丈交情殊深,临别赠书“万山第一”,后人在山门外竖坊镌刻勒石纪念,千古传颂。

    雷州西湖原名罗湖,苏东坡寄寓天宁寺期间,与弟常到寺旁罗湖泛舟赏月,吟诗抒怀,欣赏罗湖的旖旎风光,清幽景物,流连忘返。雷州西湖成了“天下西湖三十六”地处大陆最南端的一个,且为雷州名胜之最。“所以名驰百粤者,盖以眉山苏氏之至,地以人显矣。”当代文学家、诗人郭沫若游览雷州西湖,感慨万千,赋诗赞叹:“吾乡古嘉洲,尚有苏子读书楼,不意湛江市,天涯亦有屐笠留”。赞美雷州西湖,“超越钱塘西子湖”。

    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东坡遇赦北归,是年夏从琼州渡海到雷州,计划陆路取道廉州,北上返京。时值大雨滂沱,江河横溢、陆路难行,改乘舟辑,中途却遇暴风,只得停船登岸,走进附近兴廉村避风,宿于佛舍净行院内。兴廉村即当今遂溪乐民城,东坡本来打算风雨过后,即启程登路。村民久仰其名,苦劝多住数日,村塾教师陈梦英,更是相见恨晚,极力挽留。苏东坡盛情难却,只好继续暂住,不想一住竟住了40天。《遂溪县志》、《雷州府志》均有记载:“宋元符三年,苏公轼南迁,后由儋徙廉,道经遂溪兴廉村,宿净行院,留四十日。”苏东坡有一诗《自雷适廉宿净行院》记述当时情况,全诗16行,最后4句是“展登一叶舟,醉梦十里溪;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他曾赞美该村山明水秀,“斯地景胜,当有文明之祥。”苏东坡离村月余,驻足处长出灵芝瑞草。村民惊喜万分,认为应了东坡之言,家家户户把“文明之祥”书于门额,以示庆贺,并在长出灵芝之处,兴建书院,定名“文明书院”。书院砖木结构,古式两层楼阁,每层一厅两厢。厅正中墙壁嵌汉白玉石碑一块,刻有苏东坡全身遗像,上方刻有“苏文忠公遗像”六个字,石碑至今保存尚好,遗像两旁楹联已毁。据当地人提供,上联为:“公本浪惋神迁,四十日爪印鸿泥,曾向冷桥停云,净行院中留妙迹”;下联为:“我愧海余后学,八百载心胸狻猊,幸沾文明化雨,老榕树下拜先生。”文明师院始建于宋徽宗初年,历代均有修葺,开创遂溪教育先河,为古代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苏东坡归途接近廉州时,曾入廉江车板英罗港零绿村暂住,晚上用松明火照明,赋诗《夜烧松明火》,诗曰:“岁暮风雨交,客舍凄薄寒。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幽人忽富贵,蕙怅芬椒兰。珠煤缀屋角,香脂流铜盘。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齐奴朝喟蜡,莱公夜长叹。海康无此物,烛尽更未阑。”村民引用诗句建“松明书院”纪念,元末曾废,清乾隆五十一年(1780年)知县周克达重建松明书院并迁址到石城西街,为清代廉江最高学府。

    苏东坡在雷州半岛的踪迹,除上述以外,在徐闻的题诗也不少,有《那梅溪巨石题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等。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卓朝兴 骆国和 整理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