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在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Tale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7-07 10:53:24

Tale • 第三十三期
“吾心安处是吾乡”



- “你也不说一声再见?”

 

- “那天迪厅已经说过了。”

 

这是《山河故人》里,1999年,涛和梁子的最后一次对话。话毕,梁子提着行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汾阳的小镇。留下的涛与晋生结婚生子,儿子取名到乐。



《山河故人》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每每重看都会有种难以言喻却被戳中心坎儿的感觉。


我总觉得,年轻的时候我们就是梁子,也许因为爱的人已有归属,所以再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又或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逃,远离故乡;等到未来的某天病了或思念难耐,又风尘仆仆地回到布满灰尘的家,却怎么都弥补不了这之间的真空时光。



离开汾阳小镇的时候,梁子蜷缩在平板车一角,双手紧着衣领,随车身颠簸而晃动身体的样子显得十分落魄无奈,这一幕让我惶遽不安。等到十五年后,路过装着老虎的铁笼,惊觉自己竟与这笼中困兽无异,不过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城市陌路人罢了。


今天恰好是大年三十除夕夜,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在春晚开始前(虽然我知道大家可能大概也许并不会去看),不如,我们一起来聊聊“故乡”



/

1

/

 

“故乡”这个词,在过去的概念里往往是一方土地,一间屋子。彼时,我们的父辈祖辈讲究“安土重迁”,“故土难离”也常常成为漂泊游子最终归乡的直接动因。对于他们来说,故土就是自己的命根。


而今呢,虽不能将思乡情结的颓势全然归因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和随时可能后会无期的人际关系上,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口中的“故乡”正在一点一点演变成“故去的家乡”


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出生在“鬼城”鄂尔多斯,祖籍重庆,家住惠州,打记事起,所有的记忆就都停留在了南方的潮湿天气里。“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大概根本就不是问题,对于我来说却是十分伤脑筋的。


重庆么?

是的,我会说一些重庆话;噢不,我连去旅游都要靠导航和攻略。


惠州么?

是的,毕竟我在这儿度过了幼儿园到高中的黄金时代,甚至以后也会回来养老;噢不,我既不会説惠州话客家话粤语,也并不了解惠州人的风俗习惯。


鄂尔多斯么?

更别提了,我只记得高考后那个有着蓝天白云,最高气温也才22度的夏天了。

 

那么,到底哪里才是我的故乡呢?

我又何以无故无乡呢?

 

每每想到这个问题,整个人就会顿下来。

原来在偌大世界里,我是没有归处的。



我就像电影里董子健饰演的到乐,脖子上挂着家里的钥匙,却根本连故乡在哪里都不知道。又或者,我有些害怕人到中年,变成涛的样子。终其一生守候在汾阳小镇,养一条十五年就会离世的狗,待它离世又再换一条养,但无论如何我都无法豢养自己的孤独。


Mountains May Depart,这是电影的英文译名,翻译得多好啊,时惟事易,山川都有分离的可能,何况是人了。



/

2

/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想:

没有故乡又如何呢?吾心安处即是吾乡啊。



在人类学上有一个用于识别民族的理论叫做“原生论”。简单来说,就是,即便我并不生活在重庆,但我遵从着重庆人普遍的生活习俗(喜麻辣、说重庆话等等),并因此产生了一种一致的感情认同。我就可以(至少)在主观上认定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的重庆人。


而重庆,就是我的故乡。


即便每次都要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再顺着崎岖又陌生的盘山路兜几个小时才能到家;即便要忍住一星期不能洗澡,不能享受晚上十一二点出门吃烧烤的夜生活;,都有后会无期的可能,我也还是很期待每一次回重庆的感觉。



期待看见357县道上满载年货呼啸而过的老式大众车,期待看见傍晚时分橙蓝交相辉映的天空和远处山峦的朦胧轮廓,期待离别前全家的最后一次大合照……


而这一切的安心感受,就是我与故乡之间说不清却真切存在的一种纽带。



/

3

/

 

朱大可老师在《中国春运和创伤疗法》一文中,将每年春运期间中国农民工这一群体的举家迁徙比作“制造跨越空间的生命奇迹”。


为何每年春运一票难求,为何即使要在充斥着各种气味的封闭车厢中站上二三十个小时,还是有多达八亿的人口坚持不懈拖家带口地赶回故乡呢?


说感性一点,因为“它是一种声势浩大的乡愁”;

说理性一点,它更是一种寻觅“安心”的必由途经。



的确,“故乡”往往应当是一个能让我们落脚的处所,它应当具备一个“故乡”需要具备的一切物理意义,是不会漏雨的屋顶,是有柴可添有火可烤的厨房,是能放二踢脚和冲天炮的院子。



但是,它难道不更应该具备予人安定的精神意义吗?


或许它更应该是围在火炉边与你一起看着冯巩乐个不停的家人,是边哆嗦着抖腿边陪你在院子里放烟花的发小们,是《珍重》歌词里那句“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的相聚决心。



我没办法预测“故乡”的物理意义会不会随着时代更迭而渐渐被淡忘被抹灭,我也不知道无乡可归的人会不会越来越多,多到春运的概念可能会就此淡出历史舞台。


但从根本上来说,这块土地,这一砖一瓦所有的意义都是由我们赋予的,所以更重要的其实是人,是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那些人。


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我们感到心安。

而吾心安处,即是吾乡呀。


此刻,愿每个人都已平安抵达那个让你心安的地方,陪在让你心安的人身边。


新年快乐,我要去看蔡明啦:)



文|学生新闻中心 杨寒

图|截自电影《山河故人》 花瓣网

编辑|学生新闻中心 李橼圆 



爆料给我们,我们负责为你追踪到底

/

如需投稿,请投至gdutnewmedia@163.com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