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 署 志| 明、清镇宁州署(民国镇宁县署)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8-21 13:55:34


    镇宁县,距安顺26公里,宋名普东,元名罗黎、和宏(夷语讹为火烘),明为镇宁至今。《桂海虞衡志》云:

“罗殿国押马者称西南谢番和武州,节度使都大照会罗殿国文字及大小王、大小张、龙、石、滕等谓之西南番也,与牂牁接壤。至南宋时为普里部所并,号曰普东部,又曰火烘夷,因其酋而置州,传至明代而绝”。由        火烘讹转降昆、和武、和宏又改镇宁。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云:

     “汉唐宋为牂牁罗甸国地,号普东部,元于罗黎寨(今紫云火花乡)置和宏州,寻改镇宁州,隶云南省普定路。大德间改属曲靖宣慰司,隶湖广省。洪武十六年(1383)仍于罗黎寨置州,属普定府,府废改属四川普定卫军民指挥使司,正统三年(1438)改属贵州布政司,领寨六,长官司二。”


     《镇宁县志》又云:

    “嘉靖十一年(1532)六月徙州治安庄卫城。”

      镇宁州署在城内南大街,明嘉靖十一年(1532)镇宁州自普定卫城侨治安庄卫城,知州张邦洙始建,后毁于兵。


     《徐霞客游记》载:

     “安庄卫城內即镇宁州所驻,其公署在南城内段公祠之东,湫敞殊甚。庭有古杉四株,大合两人抱,岂亦国初之遗耶?”

      清康熙十一年(1672)知州卞廷槐重建。

     《镇宁县志》按:“二百年前古木所罕观,惟道光志稿未载,想为康熙初知州卞廷槐重修州署时伐用耶。”


      州署同治五年(1866)五月又毁,十年(1871)知州符星请款重建。计有上房五间,左右厢房各三间;二堂五间,左右厢房各四间;外花厅三间;大堂三间,左厢房六间,以三间作吏、户、礼科房,余三间作东卡房,右厢房五间,以三间作兵、刑、工科房,余二间作西卡房;,每进三间,狱神庙二间,重修时仅建五间。仪门三间,头门三间,东西辕门各一,甬墙一。


      知州符星撰《重修州署记》云:

     稽镇宁州署建自明嘉靖间,知洲张邦洙所创也,后毀于兵。康熙年间裁卫并州,知州卞廷槐重建焉。继此虽建有垣廓,略有补茸,均无碑记可考。不过因陋就简,聊卸风雨而已。咸丰丙辰(1856),杨逆窜扰,苗遂乘叛。至同治丙寅(1866)五月,城始陷焉。旋陷旋复,城中屋宇尚无损也。九月一陷,为贼所据,人民之死亡盈沟填壑,访闻之而惨已,不可名状。脱逃者且散之四方,衣食银钱悉为贼罄,庙宇衙署概为贼烬。迨贼去而民无所归,即官亦无所治,荊榛荒芜,虎豹潜藏,过此者几莫辩其为,且莫辩何地为州署。历任斯篆者,或依民于山谷,或摄篆郡城。满地烽烟,调兵筹饷之不遑,何暇为复城计?


      辛未(1871)夏,星奉檄摄篆下车,寓近城之李广堡。未几,南盘郡复,而新城之曰巢垒亦克期下焉。干戈扰攘之后,更亟亟于抚绥丶教养诸大端然不以衙署为倡,民之心不固;设施无所,即率教无由。爰请款饬司鸠工,伐木取材,星逐日亲督其事。经始于是年之秋,即落成于次年之秋。自三堂至头门,共得房舍数十间。片瓦鳞鳞,黝垩殆遍。头门左边修内监一所,外监即于仪门内左边草就焉。辕门、甬壁亦焕然从新,东西花厅丶幕室及各仓厫。因款未如所愿,望后之来者扩而充之则善矣。第有此宰治之所,而百废亦可渐次毕兴。惟愿闲庭花落吾民不登讼吏之堂,俗尚诗书;志士益奋科名之路,是又星之所厚望而拭目以俟也。

       愧不能文,谨叙其由而为之记。


       民国十一年(1922)知事张昭棻改修东西辕门及围墙并培修甬墙;二十九年(1940)县长张小溥改修大门,未几倾圯。第二年县长李剑青改修头门为西式建筑,上题“镇宁县政府”字样,同时修办公室二间,其余屋舍皆原样未变。

作者简介



刘涛志

       (曾用名“陶智”),号“习安布衣”、“沉舟”,1950年2月18日(正月初二日)出生于安顺城。

       布依族人,初中毕业。同盟盟员,安顺市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组成员、安顺市对外宣传专家顾问,曾被评为“安顺地级专业技术拔尖人物”。

       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现任安顺市美木家协会名誉主席。受聘担任广东惠州《东坡书画院》名誉副院长、云南昆明《滇池书画院》艺术顾问、《安顺画院》名誉院长、。擅画梅竹,有“刘梅花”之戏称。





  编辑/秋秋    图片仅供参考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