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不顺的苏东坡是如何用诗词成就苏仙地位的?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8-20 09:36:35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将苏东坡此时的心境表达的一清二楚,仕途不顺的他用诗词来和残酷的现实对抗,不曾想成就了他豪放派词人的地位。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而在于文学,他是宋代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诗词书画加之散文,都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很多还是那方面的巅峰代表。


   据说苏轼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轼二十一岁就参加朝廷的考试并且高中第二名,从以上就可以看到其天资聪颖。嘉佑元年父亲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兄弟出川进京应试,也是在从这开始苏轼开始名满天下,当时的应试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后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就这样苏洵父子名动京师而苏轼更是名声大噪。

   苏轼步入政坛后却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而是充满艰辛和坎坷,当时刚好碰上王安石变法因为反对新政再加上当时的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这也就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强烈的不满,,成为在朝堂上攻击他的理由和借口,引起皇帝对他的不满之后被贬。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这也是宋朝少有的文字狱之一,因为这件事他被贬黄州。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看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那么豪放不羁,看到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到的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丝毫没有凄凄切切的伤感情绪,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苏轼豁达的胸怀和豪放的做派。苏轼是一个才华四溢的人,另外他在空闲之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当他好不容易被调回朝廷的时候,却看到了当政的旧党暴露出了很多腐败问题,于是他大胆上书却不容于旧党再度被贬到惠州。在惠州,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如今,这条苏堤在惠州西湖入口处,像一条绿带,横穿湖心,把湖一分为二,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至今在惠州西湖都有东坡亭在。

  后来的苏轼再度回朝但也只不过是重复之前的套路罢了,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


  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去世。

  伟大文人苏东坡,苏轼的一生,给人们留下许多故事,太多的谈资,有令人向往的美丽爱情故事,有令士子们奋发图强,终取得功名之传说,当然同时留下了关于他人生起起落落的谈资。作为豪放派的代表苏轼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苏轼之诗现存四千首,内容丰富,风格多变,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为宋代诗歌开创了一个新方向。


  历史上的评价,多见于苏东坡于文学和艺术方面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无愧于宋朝第一文学家!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啦!
涨知史微信公众号已经登录一点资讯、今日头条、天天快报、QQ公众平台、网易号等平台。欢迎大家订阅!!!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