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10年涨10倍,今天有必要重温当年讲话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4-15 11:50:48

从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算起,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年;从2004年房价暴涨开始算起,到现在也有13年。这十多年间,北上深的房价从三五千涨到了三五万,涨幅超过十倍,全国住宅均价也从一两千上涨到七八千,涨幅也有三四倍之多。

 

作为福利分房的终结者和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操刀者,?对于房价上涨,他又有何看法?回看当年,我们才能明白住房改革是如何误入歧途的。 




1「我讲的是住房,不是高级住宅,也不是写字楼」




先来说说住房商品化改革的大背景。

 

经历过福利分房时代的人都知道,福利分房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要知道,福利分房是以城镇职工为主体的,这意味着部分人要被排除在外。更关键的是,福利分房充斥着不公平,能分到多大的房子,要看级别,处级干部分的比科级干部多,科级干部又比普通职工多。

 

至于住房商品化改革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1997年1月24日,。:


大力建造低价的经济适用住房,推进住房商品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大大缓解城镇居民住房的严重困难;另一方面,可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这段话的要点有两个方面:


一是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并延续至今。


二是当初所说的住房商品化,并非全盘市场化,也不是让价格随意滋长,而是以“低价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的改革,这样既能避免福利分房的弊端,又能解决居民住房困难。

 

关于这一点,:


我讲的是住房,特别是和公积金结合的有一定资金渠道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不是高级住宅,也不是写字楼……


这里的经济适用住房,不是后来误入歧途的经济适用房,而是低价格住房的统称,其原型更像是新加坡的组屋。政府划拨土地,保本微利原则出售,面对广大中低收入者。

 

,经济适用住房才是主流,至于商品房则是面向高收入者的。然而在后来的实践里,商品房却成了主流,经济适用住房乃至在一段时间消失不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经济适用住房无利可图。




2「别借这个名义复活房地产热」




作为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的刺破者,早在一开始,:


千万别借这个名义来复活房地产热。1993年经济过热,热在什么地方?首先就是热在房地产。各地区、各部门要十分警惕,千万不要让过去的房地产热在加快住房建设的名义下复活。


时隔5年之后,2002年,,研究加强城乡规划管理问题,针对当时在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浮夸、铺张和不顾实际情况之风,:


安居工程没有解决,很多房子老百姓还是买不起。一万多块钱一平方米,盖了给谁住呀?这种很危险的倾向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厉害。


在“卸任总结”里,:


本届政府就要到期了,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经济过热……我讲过房地产的过热,但是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志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总是首先来一句话‘总体上都是非常好的’,然后说那么一点点的问题。绝对不是这样!这种过热是不得了的,1993年就是房地产的过热,结果现在的海南岛还是遍体鳞伤。

 

任期内最后一次深圳香港之行,,发出了堪称预言式的提醒:


深圳现在没地了,要到惠州换一块地。你们考虑一下,这样子房地产市场能够维持下去吗……(要引以为戒)深圳的明天是香港的今天。


今天回看,这些提醒有多少变成了现实?


3「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


住房商品化改革,带来了一个负面效果,就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盛行。。这种观点说,分税制夺走了地方税源,地方政府才不得不靠土地财政赚钱。

 

2011年,在与清华师生座谈中,:


最近,还有一种谬论,,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狗屁!(财政收入)总共8万亿,一来一回(地方)收回来7万3千亿,还少啊?还没钱?现在地方有的是钱。这房地产(问题)根子就是房改政策错误。

 

紧接着,:


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这不得了。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这个绝对不是分税制的错误。地方没少收钱。 

……


功过任人评说。


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为什么本意在于解决居住困难的住房改革,最终却造就了一个经济支柱型产业?


本来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的改革,为何在实践中成了全盘市场化?


主政者一直都对经济过热和房地产泡沫十分警醒,为何房价十年却涨了十倍,成了国民难以承受之重?


【延伸】:房地产业弊端大得不得了


本文摘自《共识:在改革中前行》,罗晓、于一 著,东方出版社


距离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年份——1993年,已20年有余。。这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自那以后,的通货膨胀强势顿消,有力的政府举措功不可没。


1998年爆发后,,成功渡过“稍有不慎,便可能跌入万丈深渊”的危险时刻。。


,还在于其对改革目标有着充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于改革难度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强的把握,以既“悲”且“壮”的勇气矢志不渝地在经济社会领域实施改革。当然,各领域改革的力度与深度并不是齐头并进的,有的是大破大立,有的是小破小立,有的则刚刚破题。尽管也有少数人对其不满,称其为“”、“的巴尔戈乔夫”,但其所主张的改革依然是民心所向,彰显了人们急切盼望改革的共识,,则进一步推动了不能不改革这一共识的深入人心。在很多场合,:“必须紧紧抓住和十分珍惜当前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坚决推进我们酝酿多年想干而又没有条件干的改革。”


、力度之强,。1994年,,涉及企业制度改革、财务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物价体制改革等多方面。1998年,,其言辞浪漫与改革务实之风不改。至今,:“不管前边是万丈深渊还是地雷阵,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一起选择了一条认为可为找到通往理想天堂的路——改革。改革中定下的市场化基调,使得社会沿着改革开放的正确路径疾驰而去。现在很多领域,我们依然沿用他的智慧与制度框架,如:


1994年1月1日实施的分税制管理体制至今仍在实施,,使我国财政纵向和横向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并提高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金融体制改革,,割断了人民银行与国家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政策性贷款同基础货币的联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银行,其职能越来越集中,,通过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同时,货币政策也在不断变化,从贷款规模、现金发行等直接调控方式向贷款限额管理、再贴现、利率等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调控方式转变。1994年实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同样意义深远。


1994年1月1日,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8.72∶1,双轨制终于画上休止符。通过此次改革,人民币回归到按市场定价的价格线。


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原则的国企改革,将国有企业与市场接轨,以市场化改革启动企业的微观活力。有人称,。2002年3月15日,:“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在3年里实现扭亏为盈,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如果没有这些国有企业交税的话,的财政收入状况不可能这么好,不可能每年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倍的增幅在增加。”


一个人不管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其梦想、智慧、热血、壮怀和勇气终将被岁月之河卷走,不过他们留给这个社会的财富不会戛然而止。如同诗中的智慧:“对于人而言,生活就像山间的野草,就像野地的鲜花,曾经那样的繁茂。当微风吹过又吹远,大地知道一切都已改变。”


一个总理的忧伤


时代潮水汹涌,形成大片漩涡。有的时候,我们以为这些漩涡吸走冬天,就能不动声色地释放出春意盎然。然而,很多时候,改革路上梦想却并不能成真。

,也有他的忧伤——改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不能实行科教兴国?因为政府太庞大,把财政都吃掉了,吃饭财政。”“本届政府决心精简机构,减掉一半人。”,才发现利益相关者推托的反弹力有多大,连他这样擅长“杀鸡儆猴”的总理都无能为力。,信中指出令其疲惫并深感无力的症结所在:“您的疲惫其实是一种制度的疲惫。也就是说,在本来应该通过制度来解决的问题,积累了太长时间,现在都堆在领导者个人的肩上。”


2000年,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泪光和着灯光,,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信。尽管在很多混迹官场多年、深谙周旋之道的人看来,一个小小的乡党委书记明显是自不量力;但我们无法否认,在任何时代的任何角落,任何人都有权利为他们自己所在的群体或所关注的群体殚精竭虑。事实上,,。,然而不管是动之以情还是晓之以理,这一问题都没能得到更好的解决,直到他卸任,“农民负担太重”依然为心头之痛。

……

,:“劳动力过剩始终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农村的就业问题亟待解决”,“房地产业里面的弊端大得不得了,里面的门道可多了……现在房地产有点热,不敢说过热,不能再这么干下去了”,“现在,我们的消费率同世界平均水平比较起来还是低的”,领导干部“花钱花得太多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与前期的铁面、强势甚至冷峻相比,,关注农民收入、社会保障与再就业等,甚至大胆用了“弱势群体”一词,从宏观经济政策的高度注解民生,其民生情怀展现无遗。不过,如同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感慨:“全世界最伟大的领导人也只能在它的运动曲线上施加短期的影响力。”时间也会玩鞭长莫及的游戏,。


今天,回过头来再来看,,已经解决或有了很大改善:金融体系更为牢固,成功避开全球的肆虐;2006年,农业税全部取消,这被称作农村最有决定意义的“松绑”;社会保障覆盖更为广泛,机制更为完善……


关注民生,已成为当前政府与社会的理性共识。


有些问题则如同顽疾依然存在,政府为之左右为难。、房地产市场利益犬牙交错直压民生幸福指数、贫富分化加剧、国有企业垄断墙高高竖起……


。与经济体制相比,,任何变革都不会让所有人受益,总有一些人的利益受损。相对而言,经济体制改革损害的经济利益更容易找到替代品加以补偿;,则很难找到相应补偿方式。,政府左右为难。


贫富分化加剧是当前民众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初期,政策对资本的倾斜性,形成了以资本而非劳动作为分配参考的示范性收入分配秩序。而资本的滚雪球效应,会加大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同时,现代化的社会动员会激发人们对财富分配不平等的觉醒意识,并增加不满情绪。如何切好财富蛋糕,不仅是对政府良心的考验,更是对其执政能力的挑战。


及时诊股,更多精选牛股,抓涨停,

请下载优品股票通APP,与专业投顾面对面交流。 

长按二维码免费下载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



石家庄无极县楼盘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