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东坡传,闲话苏学士(2017-2-23)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5-05 14:47:03

姜坤博士,毕业于人民大学哲学系,我好友。他国学功底深厚,每次与他交流,我受益颇多。国学思想对我在金融领域的研究帮助很大。转发他的文章,一方面分享,一方面温习,甚好!



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文豪,苏东坡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民间到处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趣闻轶事。虽然大家都知道他生在四川,长在眉州,但是“东坡肘子”却是杭州名菜。而且,据说在杭州说苏东坡不是杭州人,恐怕还会有人跟你急。




出名早:“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苏东坡之所以能够在青年时代就名满天下,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他的才能,另一方面也应归功于欧阳修的奖掖后进。


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苏东坡两兄弟在父亲带领下,进京赶考。在礼部考试中,苏东坡以《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六百字的文章,,提出了国家行政求简求宽的原则。当时的主考官礼部侍郞兼翰林侍读学士欧阳修,是名满天下的文坛领袖,被皇帝任命为主试。苏东坡的文章,受到欧阳修的激赏。他不仅拿给同事看,自己还欣赏了好多天,认为发现了“异人”。本来已经定为第一名,又担心是他的朋友和弟子曾巩所写,为了避嫌疑,就把这个卷子由第一名改成了第二名,结果苏东坡就中了个第二名。揭榜之后,欧阳修才知道委屈了苏东坡。


经过礼部考试、复试、皇帝殿试,苏东坡兄弟二人一路夺关斩将,在嘉佑二年,同科进士及第。从此,欧阳修、韩琦等大臣都对苏东坡优礼有加。特别是欧阳修更是处处推誉苏东坡,多次对人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世人多同行相轻,欧阳修奖掖后学,胸襟阔大,可谓读书人永远的楷模。而苏东坡也不负师望,同样成为独步天下的一代文豪。


据说,欧阳修还曾对儿子说,“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谈起我。”预言据说也实现了,苏东坡死后十年,当时没有人再提欧阳修。好一似:人前唯道苏学士,闭门偏吟乌台诗。

 


性情好:“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东坡是性情中人,向来待人以宽,交往遍及三教九流,虽然他似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章惇,本是他的一个朋友。苏夫人慧眼识人,曾经警告过东坡,说此人不可交往。苏轼也从其作为看出:章氏日后必会杀人。但这并未影响与其交往,因为章惇聪明、热情,这正是苏东坡所喜欢的性格。虽然后来章惇将他几个月内一贬再贬,甚至必欲致其于死地,当他北归路上听说章惇流放海南时,还在给章惇儿子的信中,让他宽慰太夫人说,章在此居住数年,还算安稳。


苏东坡凤翔判官时,因陈太守老是随意修改他的文章,拜见时又让他在外面久等,在太守让他写“陵虚台记”时,故意将太守戏弄了一番。结果太守没有在意,这让苏轼感到不好意思,二人自此互生敬意。后太守异地做官时被告贿赂处死,此事原与苏轼没有关系,而他的仇人则认为陈太守之子会跟他过不去,就把他贬到黄州。没想到,当苏东坡在黄州见到陈太守的儿子后,却因意气相投而一见如故,成为难得的故交。


因被贬谪在黄州种田、在海南流放时,苏轼与那些穷学者、农夫农妇随意往来,生活虽苦,心情依然自由自在。在海南有一次,当农夫面对大学问家实在不知说什么时,他却说,“那就谈鬼吧,说几个鬼故事来听。”正如东坡曾对他弟弟苏辙说过的那样:“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

 


多坎坷:“一肚皮不合时宜”


出于才华和天性,苏东坡在作诗时常常不由自主流露出对时弊的不满和抗议,这在那个的年月里,为他带来了很大的挫折甚至杀身之祸。他先后遭遇过数次类似“乌台诗案”的灾难。


苏东坡为人正直率真,不善自饰,其诗文也常咄咄逼人。殿试的文章就触动过当时的权贵,好在仁宗皇帝爱惜人才,把东坡和弟弟苏辙当作为子孙找到的两个宰相之才,才没有在崭露头角之时就受到排挤和倾轧。


后来,由于对变法措施的不满,东坡在与朋友唱和时,确实有一些诗夸大了新法的弊病,有一些诗是讽刺朝政的。如他给王诜的诗里,说当道“救荒无术归亡逋”;给张方平的诗里,把朝廷比作“荒林蜩蛰乱”,“废沼蛙蝈淫”,说自己“遂欲掩两耳”,把当政者比作鸣蝉、池蛙,甚至比作猫头鹰和腐鼠,?在这个案子中,受牵连的官员多达三十九人。


然而,刚刚脱离牢狱之灾,苏东坡又积习难改,当天便提笔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诗里,说自己虽免于一死,很难说就是那个塞上失马的老翁,反而遇上好运,因为人的命运实在难以逆料,但自己决不像朝中有些人那样,充当唐玄宗时斗鸡童那样的角色,以弄臣和伶人自炫。这样的诗要是被发现,肯定要来个“二进宫”。因此苏轼自己也笑自己:“我真是不可救药!”


当苏轼被贬谪居惠州时,看到地方为给朝廷进贡,害得百姓民不聊生,因此写了《荔枝叹》等诗,揭露本朝官员的腐败。而在被贬到更远的儋州时,还是不顾自己的身家遭遇,写诗揭露时弊。苏东坡的这种以诗讽谏的精神,正是儒家浩然正气的发扬。虽然遭到政敌如此加害,也不稍加改变,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还在苏东坡在翰林学士任上时,有一次饭后扪腹而行,问旁边的侍妾:“你们猜猜,这里面是什么东西?”有的侍妾说是“满腹文章”,有的说“满腹机智”,苏轼都不满意,只有当朝云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时,他才哈哈大笑表示首肯。看来,苏轼对于自己的情况并非不了解。

 


不放弃:达则兼济天下,穷不独善其身


苏东坡一生,,四处流荡,非常失意,因此他对佛道的思想多所浸淫,与佛道人士来往也很多。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更多的是一种逍遥、达观、飘逸、闲暇的形象。他非常擅长养生之道,在生活享受上更是千古独步。世上至今有许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食品。


苏东坡在思想上融会儒道释三家,能够圆通应物,在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的人并不多见。他既忠勇刚直,又极富人情味;他既能安居庙堂,出谋划策,又能浪迹江湖,随遇而安。不过,从本质上讲,他还是“内儒外道”。他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要致仕朝堂,兼济天下,解决民生疾苦。他推崇孔、孟的“仁政”学说,坚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他每到一州一任,都尽可能为当地人民解决一些困难,如修水利,兴学校,开煤矿,办医院等。


他在杭州任上时,一次一个制扇工人因欠绫绢钱而被告到苏轼那里。东坡了解到那人是因父亲刚死,花了不少钱,而又值春季,做好的扇子卖不了出去,所以没钱还债。苏轼就叫他把做好的扇子都抱来,就用审案用的毛笔,在上面画上字画。结果那人抱着扇子哭泣而去。刚走到府门,所有的扇子就被闻讯而来的人买了个精光。


苏东坡只所以纵情山水,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苏东坡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一个乐观的人,但决不是一个只顾留连山水,纵情享乐的人。而且,他不仅达则兼济天下,而且穷也“不”独善其身。


在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简直是九死一生。但在离开黄州调往汝州的途中,他还不忘到南京拜访王安石,。他对王安石说,如今天下正在危急之时,你何以不出一言相救呢?王安石说,我下野在外,怎么敢说呢?东坡则反驳他说,在朝则言,在野则不言,这的确是事君之常礼,但皇上用非常礼待公,公岂可以常礼待上?王安石闻听此言,激起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大声呼叫道:“安石须说!”当时苏轼明知自己位卑言轻而且处境艰危,仍巧妙地借王安石向朝廷进言,也算尽了人臣之心。



文字原创,图片源自网络,此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