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珊瑚,种梦想 |世界海洋日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4-10 14:45:14

当游戏变成一种热爱,在享受的同时,就会想去保护它。

对于潜水者来说,大海就是这样的存在。

每一个爱上海的人,都会自发去守护它的美。

在潜水达人章衣萍的《水下三千米:我的潜水十年》中,我们就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与坚持。

 

“Where are you come from(你从哪儿来)?”

“China. I come to here for diving.(中国。我来这里是为了潜水。)”

“Can diving in China(中国能潜水吗)?”

“No.(不行。)”

某个小岛国的海关工作人员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讶异的表情:那么大的中国,竟然没有一处像样的地方可以潜水?

我说的都是实话。中国的确没有一处潜点,适合潜水员过把瘾。南沙水质和环境应该都达标,可是交通不便,硬件缺乏。三亚物价昂贵管理混乱,只能让人“望洋兴叹”。

地大物博的中国,到了海平面以下一看,成了地大物稀,说完那个“No”字,我的心里挺不好受。


珊瑚都去哪儿了

 

珊瑚对于海洋,就好像是陆地上的森林,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面积虽然不到海洋总面积的千分之二,但却养育着全球1/4的海洋生物,有四万种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珊瑚礁的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门类的海洋动物都以珊瑚礁为家。中国的珊瑚礁种类约占全世界的13%。

没有了珊瑚,海底就成了陆地上的沙漠,没有生物,了无生机。海洋渔业、养殖业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珊瑚礁对于人类的贡献不仅于此,它还能保护脆弱的海岸线免受海浪侵蚀。因为健康的珊瑚礁就像自然的防波堤,70%~90%的海浪冲击力量在遭遇珊瑚礁时会被吸收或减弱。此外,珊瑚虫在造礁过程中,通过体内珊瑚藻的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减轻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对于潜水来说,一片海域要成为潜水圣地,有大片的珊瑚礁极为重要,因为这样才会有丰富的海洋生物,或者是小型的,如几毫米的豆丁海马,也可以是大型的,如十几米长的鲸鲨。潜水者通过与海洋生物的接触,才得感受到潜水的乐趣。还有,珊瑚对过滤海水让其变得清澈有积极的作用。

根据近年来美国自然保护协会的资料,珊瑚礁每年为世界旅游业创造的价值达96亿美元,这其中也包含了潜水、浮潜、海钓等多项水上运动所带来的收益。

据现任职于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珊瑚保育员”廖宝林的介绍,珊瑚的非法采挖,是我国南沙、西沙等海域珊瑚礁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廖宝林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研究方向是珊瑚与海洋生态环境。廖宝林告诉我,近十年来,西沙、南沙的珊瑚礁消失的速度非常惊人。“对比以前那些繁荣的照片,看着现在的惨淡,有着说不出的滋味。”每次看到这些水下照片,廖宝林的心情都会有些低落。

珊瑚生长的速度极慢,几铲子下去,就如砍掉了一棵参天大树,毁掉的可能是几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时光。然后,这些珊瑚被制成工艺品,放到柜台里,等着变成某户人家客厅里的摆设。

那些非法采挖的人,除了采挖珊瑚外,还盯上了色彩斑斓华美的法螺。法螺虽然是行动慢吞吞的腹足纲海洋生物,但却是长棘海星的克星,而长棘海星以珊瑚为食,是珊瑚的天敌。法螺的几近绝迹,也间接地加速了珊瑚礁消亡的速度。生物链环环相扣,少了一环,大自然就乱了阵脚。

长棘海星绝对是海洋生物圈的“小强”。这家伙直径类似于西瓜大小,浑身长满了厚粗的硬刺,是个难对付的狠角色。更可怕的是,如果你把它大卸八块,它就变成了八个,是不是很变态?

我每次在水下见到这家伙,就用流勾的绳索把它“五花大绑”,然后如拎菜篮子般小心提在手上,带回水面后放在太阳下暴晒,这样才能确保真正把它给杀死。

对于珠三角海域近岸的珊瑚礁来说,被破坏的原因更多。渔船靠岸、海产品养殖,都会对珊瑚礁造成影响。在深圳、惠州一带,因为工业发达,工业废水、废料的排放不当所造成的海水污染,也破坏了附近海域浅水区域珊瑚的生存环境。

三亚海域的珊瑚礁主要是来自于潜水旅游业开发的破坏,而去三亚玩潜水多半为新手,难免会对珊瑚礁造成破坏。再加上生活垃圾的污染,三亚的珊瑚礁面积也一直在减少。

美好的事物大多挺脆弱,珊瑚礁也是如此。



该为珊瑚做点什么吧

 

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中国周边海域内的珊瑚礁生态群,已被破坏得惨不忍睹。而人工种植珊瑚,可能是补救的一种好办法。但是,现在来种珊瑚苗,有点像在荒漠里种植物,多少有点悲壮的感觉。而且,种颗植物吧,还能隔三差五去看看,种珊瑚就麻烦了,隔着茫茫大海,想要下潜光有时间和体力还不够,还要天气暖和,水况良好。

2013年11月,深圳的一群潜水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起了一个海洋珊瑚保育公益活动—潜爱大鹏。活动召集到了数十位潜水员,他们自发从全国各地赶来,把珊瑚苗一颗一颗地放到海底。

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小珊瑚苗到底过得好不好,大家心里又期盼又忐忑。2014年8月,十余位潜爱大鹏的工作人员再次下潜。那次水下的能见度很差,只有两米,和重度雾霾天差不多吧。工作人员分成六组,在水下摸索了40分钟,仍然没有找到当初投下去的珊瑚苗。

“我的一瓶气已经用完了,只好回到水面等待,看到其他潜水员都空手而归的时候,觉得好失望,难道去年的工作都白费了吗?就快要放弃的时候,看到水面升起了红色的标志,终于有一队潜水员找到了当初我们投放的珊瑚苗。”发起人猫丫回忆起这一段,语气难掩激动。“我们大家都好高兴,从四面八方往那个点汇集过去。”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三个珊瑚架,有两个仍然完好,一个被海浪掀翻了。所幸的是,活下来的珊瑚苗都长大了2~3厘米,珊瑚架上有了锈斑和附着了珊瑚虫,软珊瑚的长势更加理想。更让人们高兴的是,很多生物已经住进了它们的新家。蓝壳蟹、管子鱼、马面豚等各种小鱼在珊瑚礁间穿梭,有点生机勃勃的感觉了。

“这是蛮大的一个自我肯定,让我觉得这个事情未来还可以继续做下去。第一批珊瑚苗下水时,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参考的都是国外的一些经验和媒体报道上少量的资料。”猫丫告诉我。



未来,可以做得更好

 

潜爱大鹏是幸运的。2014年的珊瑚苗投放工作,得到广东海洋大学珊瑚保育专业人士肖宝华、廖宝林的协助,让潜爱大鹏的珊瑚苗投放技术跨过了盲目摸索的阶段。他们慷慨地分享出研究了六七年的专利技术,为潜爱大鹏做技术指导。他们设计了一款全新的人工珊瑚架,外形有点像一口大锅,也有点像一只外星飞船。

不久前,400颗珊瑚苗已经跟着“大锅”放进了海底。根据最近一次的下海调查来看,这次珊瑚苗的成活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2013年那次不到30%的成活率,上升至90%,简直是飞跃式的进步。

尽管按肖宝华的说法,要实现一片海底花园的景观,现在所做的努力不是太小,而是太过小。不过,潜爱大鹏种的不仅仅是珊瑚苗,种的还有一种理念,一种梦想。或许明年这时候,潜爱大鹏会得到更多的支持,让4000颗珊瑚苗下水了呢?

 

内容节选自章衣萍《水下三千米:我的潜水十年》

《水下三千米:我的潜水十年》

作者:章衣萍


作者简介:

章衣萍,女,曾习美术,身在媒体,心向自由,每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即寻找自由的天空四处游走。20岁开始潜水,自此沉迷蓝色世界不可自拔,大部分收入都扔进海中,潜遍世界各处圣地。十年潜水,心得无数,在杂志报刊发表潜水攻略游记,一时风靡,被称为“深海美人鱼”。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