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刊8期】青年人物 | 小小灯谜路 大大传承梦 ——访阆苑学子灯谜王子叶裕华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2-09 15:07:50


东江青年》由校团委宣传部负责编辑撰写,记录过去一年中我校各大型活动盛况,刊登我校各系学子优秀作品,并在出版后寄往广东省各大友校,由此展现我校风采以及当代大学生精神风尚,主要对外发行,一年一刊。现《东江青年》2015年春季号( 总第6期)将于每周一晚上与大家见面。


文 | 吴灵



叶裕华,出生于1994年,汕尾市海丰人,灯谜爱好者,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惠城区作家协会会员。他从10岁开始接触灯谜,继而不可自拔地爱上灯谜。2012年,考入惠州学院,成立了学校首个灯谜协会,并组建灯谜文化创业团队,开办工作室以此传播、推广灯谜文化。2013年底,其创作灯谜获首届“杜鹃杯”国际灯谜创作赛二等奖,2014年,在“长安文虎杯”85后新人灯谜创作赛上入选八佳谜作,走红南国书香节,并且获得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慈父引路,爱上灯谜


叶裕华出生在汕尾市海丰县一个农村家庭。在当地,灯谜文化盛行,文化氛围热烈浓厚。逢年过节之际,灯谜活动热闹非凡,当地人无论男女老少,都积极参与猜谜语活动。在这些节日中,年幼的他会跟在父亲和哥哥的身后,看着长辈们猜谜,自己也在灯谜会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着灯谜会万人空巷的场面,人们一张张欢笑的面孔,叶裕华深受感染,从此便和灯谜结下了缘分。


 

叶裕华的父亲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之师。他的父亲发现儿子沉浸在灯谜会中,每次都迟迟不肯离开,父亲知道他喜欢灯谜,于是平日里在猜灯谜方面很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他会常到县城向朋友借谜语书给叶裕华看,有时借不到别人的书,他就会把有特色的灯谜手抄下来,在参加灯谜活动或者在生活中看到一些富有蕴味的谜语他也会不由自主地记下,回去就抄给叶裕华看。“至今我还保留着那本手抄谜语本,里面全是爸爸和哥哥手抄的灯谜,不时拿出来翻阅,心里满是感动。”叶裕华说。尽管父亲在猜灯谜方面没有过高的水平,但是每次儿子在猜谜时,他总会默默站在身后,支持儿子,鼓励儿子。对于叶裕华来说,父亲就是最坚实的后盾,最可靠的臂膀。




有一件事令叶裕华印象深刻,同时也使叶裕华对灯谜更加热爱。受当地文化的熏陶和父亲的启蒙,累积了七年时间的猜灯谜的经验,他已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许多灯谜只要稍加思索都能解出。在2010年春节,叶裕华像往年一样参加镇上举行的灯谜会,看到有一则灯谜从大年初一一直挂到大年初八。一般来说,越难的灯谜就会挂得越久,直到被解出。这个灯谜让许多灯谜爱好者都束手无策,许多过了不惑之年的长辈都冥思苦想,也没有人知晓谜底。叶裕华看着那则灯谜,跃跃欲试,最后在众人的惊呼声中说出了谜底。“那一刻我征服了这则灯谜,同时灯谜也征服了我,从此我对灯谜的爱一发不可收。”叶裕华说道。这次活动给了叶裕华崭露头角的机会,他从猜灯谜活动中收获了自信,从此他更加痴迷于猜谜。


为谜奋斗,荣获奖项


叶裕华从小至今为灯谜默默地付出了许多辛勤的汗水。在小学、初中的时候,由于家里没有电脑、手机,他只能通过书籍和猜谜活动获取灯谜知识。每次借到书籍他都会如饥似渴地吸收来之不易的资源,一旦有猜灯谜活动,他便会兴高采烈去参与其中,站在灯谜卡片面前,久久驻足,执着于解开谜底。到了高中,他拥有了手机、电脑,他有了更多了解、学习创作灯谜的渠道,于是他只要一有空就去网上搜集一些有关灯谜的资料。那个时候,他的手机里储存的东西除了通讯录,都是关于学习灯谜的各种素材,有图片,有文章,有视频。他也不再满足于现有的资料,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网上找不到的原创灯谜。



自从在那场灯谜会上初展才华以后,叶裕华在当地灯谜界变得小有名气。由于表现比较积极主动,他结交了很多灯谜界的朋友。在高中的时候,他认识了灯谜爱好者黄世忠先生,黄先生鼓励他不要只局限于猜谜,可以尝试创作灯谜。从此,叶裕华开始了创谜之路,他开始在网上发帖,引起大众的围观。刚开始他创作的灯谜谜面抛荒、谜底踏空问题突出,灯谜比较浅显,经常是被人一猜即中。他在中华国粹网发表自己的原创灯谜,往往是未能通过中华国粹网严格的审核。多次失败后,叶裕华决定好好填补对古典诗词和其它灯谜创作素材的空缺。为此,叶裕华课余时间都泡在学校图书馆里,学习古典诗词,学习灯谜创作。这段时间,他天天与书为伴,废寝忘食,吃饭、洗澡、上课满脑子都是灯谜。随着阅读面的扩展,他创作的灯谜越来越好,渐渐地,他发表在中华国粹网的灯谜越来越多,他的灯谜创作能力得到锻炼,创作水平得到提高。

他经过不懈努力,凭借扎实的功底和较强的实力,在2013年底的首届“杜鹃杯”国际灯谜创作大赛中,以“枣花点点落篱下”(策)一谜语荣获二等奖。


执着追梦,传承文化


在2012年,叶裕华考入了惠州学院。在得知学校没有灯谜协会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向学校提出建灯谜社团的建议。考虑到受众面不广,这个提议起初遭到学校方面的拒绝。叶裕华没有气馁,他通过QQ和微博普及灯谜文化,渐渐有了追随者,了解灯谜文化学生越来越多。累积了一定人气,他创立了灯谜协会。在他的努力之下,惠州学院的灯谜协会越办越大。

2013年10月,在机缘巧合下,叶裕华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名谜工作室,组建了自己的灯谜文化创业团队。他希望以学术研发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灯谜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如今他在探索着将灯谜文化做成文化创意产业,尽管前路茫茫,但叶裕华还是对灯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灯谜,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样式,他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之外,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花。叶裕华始终在传承之路中,坚定不移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大学期间,积极地组织灯谜会猜活动,从国学班,到诗社,再到文学社……但传统的灯谜文化博大精深,受众基本上是缺乏灯谜基础的年轻人,他们往往难以接受。时代的大潮也使老一辈创作的灯谜因形式和内容比较传统而不被年轻人理解。因此每年谜台下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叶裕华发现了这种现象,采用比较基础的“离合字谜”思路,创作了不少接地气的新谜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同学对灯谜的兴趣。




作为当代谜人,叶裕华赞同沈玉泉所说的,要积极倡导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努力将灯谜文化的基因融入城市文化的变革潮流,使灯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创意资源和文化产品,并通过现代都市的媒体传播和产业营销手段,将其整合进当代城市文化发展体系,使之在新环境中获得更强的生命力,成为新的城市文化符号
叶裕华说,他只是传承灯谜传统文化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力量也是微不足道,但他会一如既往热爱灯谜,传承灯谜,也希望整个社会更加关注灯谜文化,让灯谜文化更加具有生命力。

照片 / 由受访者提供
版面 / 黄梓桐




往期回顾

【6刊7期】青春斑斓 | 摄影作品

【6刊6期】青春感悟 | 食梦师

【6刊5期】青春家园丨东江大讲堂:聆听学术讲座 共飨饕餮盛宴

【6刊4期】菁英校友丨时代歌者 魅力儒官 ——访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丘树宏校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