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奥·赴日交流】教师随笔:观中日小学教育之异同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3-02 10:36:51

人人发展,发展人人,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1

中日小学教育之异同


 


作 者 | 邓爱超(二年级语文老师)




2017年5月28日,由校长、吴博导、胡教授带队,我们参观了早稻田大学、早稻田实业学校、新澙第一高等学校、新澙大学附属长岡学校,这次出行,让我们了解到中日教育上的异同。


日本小学之观察



在日本,满6岁的孩子在当年4月进入小学。日本的义务教育年限和中国完全一样,也是6年小学、3年初中,在公立的小学和初中上学不需要交学费。绝大部分小学是三学期制:4月到7月是第一学期,9月到12月是第二学期,1月到3月是第三学期,其中第一和第二学期之间有40天左右的暑假,第二和第三学期之间两周的寒假,第三学期和接下来的第一学期之间还有10天的春假。日本法定的休息日与中国一样,都是周六日。在日语里,周一至周六分别是: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日曜日。


在日本的小学,1班、2班通常叫“1组”、“2组”,一个班的人数上限是40人,每年都会更换班主任,学生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大换班。每个班级都会有一名“担任”老师,类似于班主任。除了音乐、图工(相当于中国的美术)以外,这名老师会负责绝大部分的课程教学。


日本小学的每个年级要学习的课程都由日本的《学校教育法》明文规定:一、二年级学习国语、算术、生活、音乐、图工、体育、道德课;三、四年级的学生则不上生活课,学习社会和理科课;五、六年级的学生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新加家庭课。有些学校还会额外设置一门外语课程,一般是英语。



五、六年级的家庭课是一门正式的课程,是南奥学校的厨艺、女红等选修课的总和。学生们在课上学做针线活儿、煮鸡蛋、削苹果等,随着年级越高难度系数也越大。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学生们学习与生活相关的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日本小学生的一天



日本小学生的一天从早上起床开始,刷牙洗脸之后和家人一起吃完早餐就得赶去学校了。和幼儿园不一样,上小学之后就必须自己去学校。上学分为结队上学和单独上学两种。结队上学一般来说,孩子们会在当地的公园一角或是某个公寓门前提前集合,到了出发时间就由年纪最大的那名学生带领大家一起去学校。单独上学就是自己约上附近的好友一起上学的情况。如果周围没有去同一年学校的同龄人,家长也可以拜托住在附近的高年级孩子带着去。日本的小学生在上学途中会背一种硬式的皮制双肩包,这种显眼的双肩包几乎就是日本小学生的标志。


到学校之后,小学生们要先把鞋子收纳进玄关附近的鞋柜,换上学校统一的运动鞋。小学的课程一节有45分钟,一般从8点40分开始上第一节课,上午总共4节,然后是午餐时间,中午不休息(日本的孩子听说中国的孩子有午休,都羡慕不已),下午根据年级不同会上1节或2节课。




日本的小学、初中一般都会提供午餐,只有到了高中需要学生自己带便当。在长冈学校交流期间,学校特意安排我们与日本小学生在校共进午餐,肉、菜、水果、牛奶、汤搭配科学,营养丰富。


为充分保证学校午餐的营养均衡,日本政府从营养成分和食物种类两方面严格规定:每餐200ml牛奶雷打不动;严格按照儿童所需营养科学配餐,既为儿童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又不会发生因营养过剩而造成心脏、心血管等病症。


日本学生在教室集中用餐,在吃饭前,每人都戴上口罩,避免口水把食物弄脏。每周由6位学生负责分发食物,分发食物的人,不仅要戴口罩,还要穿上厨师服,戴上厨师帽。等所有人都拿到食物后,大家坐下,双手合实,说一声“我们要吃饭了”才开始吃饭,吃完饭要说一声“我吃好了”才离开座位,收拾餐盘,分类摆放整齐。



午餐过后是固定的大扫除时间,一般会持续20分钟左右。大扫除是全年级的活动,不同班级有不同的负责区域。学生们会拿着扫帚、毛巾等,在老师的统一调配下进行打扫。在日本,大扫除并不是安排给学生的工作,而是学校教育的一环。


学生放学回家的方式也分结队和单独两种,不过高年级的学生可能要在学校进行社团活动,可能会去上私塾。父母都上班的低年级孩子,不去上私塾的,放学之后会去由政府开办的免费托管机构。


这就是日本小学生的一天。


2

日本生物课堂给我的启发


 


作 者 | 林晓杰(八年级生物老师)


一周的日本之行,我对于日本学校、日本课堂有很多直接的体验。在这些体验中,我看到了有的日本私立学校存在应试教育的影子,跟国内是一样的,发试卷,做试卷,评试卷;看到了日本公校和私校学校课程的丰富,特别是生活类的很多,越是佩服我们南奥学校社团课程,老师们所开设的对于提高学生生活实用性方面的课;看到了日本学生笔记能力的强大,反思我们学生落到笔头能力的不足;看到日本课堂合作学习的更新,十分值得学习借鉴。

 

生物课堂小组合作方式


在新澙长冈附属学校两天的行程中,因为时间紧张的关系,我选择完整听完一节生物课,准确说是一节关于生物的科学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动物的生理解剖课,以鸡的解剖做为载体。从整体而言,本知识点用7个课时,时间上分配是:3个课时实验,3个课时整理讨论准备小组发言。当天这节课是第7课时,属于实验后的展示发表环节。


首先老师将班级中的九个小组分为三个主题,每三个小组一个主题,分别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同一主题下,老师要求每个小组的实验重点还不一样,然后学生进行解剖、讨论、分析、记录。


关于展示课上的小组合作交流方式,一般按照我现在的操作思路,我会在三个主题里选三个最好的小组,在全班依次发表他们的结果,学生作为听众听讲解、点评、汇总。


但是日本老师的课不是这样操作的。其通过排序组合(叹为观止),将班级发表变成组间发表,从而保证多数人都能够展示发表。他是如何实现的呢?且看下图:



日本老师的12分钟:每个组发言两次,每个组接收到两个新的知识点。


我的12分钟:三组各发言一次,每个组接收到两个新的知识点。


效率就是这样明显地差异了。从这个角度而言,学生在这节课堂上的主体性体现得更加充分,知识的内化应该也更加的充分。


这种组间合作并不是只见于生物课程上,我看到的课基本都是这样,例如音乐课,学生组间分享的时候,1组学生a会给2组学生b说他听了这个曲子的感受,建议如何调整。这就给我比较大的感触了。一直以来,我固有的思维是组内合作,组间的评比竞争,就如我一开始脑海中浮现的“选三个优秀的小组进行展示”。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也许是因为日本人潜意识认为合作意识要强于竞争意识吧。除了这个原因,日本人对效率也非常的看重。课堂内同样时间,参与和别人分享的人数是比较多的,这样就更加高效,参与度很比较高。


当然,全班分享、组间分享也各有利弊。


但对于我而言,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要改变自己固有的看法,通过新的小组合作方式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学工具对课堂的支持



通过生物课堂的资料,我了解到学生利用两样教学工具进行实验。一个是平板电脑,用于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照片记录,很直观。


在当天的课堂上,组间交流的小组就利用平板上的照片和视频给同学进行讲解。我还记得当一组学生在讲解鸡的小肠有多长时,直接通过平板将实验照片呈现,听课学生马上发出顿悟的感叹声:“哦……”。我想这样比起学生说“鸡的小肠很长很长”要好很多吧!——这一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利用平板的记录功能。


我记得自己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为了呈现显微镜中细准焦螺旋的作用,利用录像功能能够非常明显地呈现两个准焦螺旋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将新设备用起来,服务于我们的课堂,很重要。



另外一个是记录单,这个理科在做实验的时候都会用到。看到日本老师提供的资料,我觉得是比较细致的。因为日本老师用了三个实验报告单,分别是实验计划表,实验记录表,发表分享记录表。那么这种记录的现象在其他学科是否也存在呢?是存在的。回顾我看到的日本课堂,基本上学生手上都有类似记录的表格。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国语课,但这节课老师也要求做好记录,形式上是用马克笔在大白纸上去写。


那我就在想,为何会有这样记录的现象?这样的现象造成了什么结果?



日本学校的教学设备跟我们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我没有看到一个老师在使用ppt,反而很多老师在黑板上根据自己课堂的需要贴了很多事前做好的纸板,或是文字,或是图表,或者图像。


有人说因为日本老龄化,现在的老师大多是一把年纪的人,其实很固执,不愿意接收新事物,如ppt、微课,所以他们一直保留着以前的传统。那是不是因为老师固执所保留的传统,导致学生也潜移默化地用起笔头,用起便利贴,用起笔记本。也许是。


我们暂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更重要的是老师一直在这样训练他们、要求他们。我看到的我们自己的孩子,大部分是不做主动笔记的,大部分是被动要求做笔记的,而且还是抄写笔记。极少部分孩子是在自己思维框架下做笔记的。


所以对于我而言,这方面的有意训练是必须的。可以从哪里下手呢?我现在想到的是知识树的整理和训练。如果在我的生物课堂上,学生两年后,有一个生物笔记本,能够密密麻麻地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着他们的过往的生物课堂;大部分学生一提到做笔记,马上就想到用生物知识树进行整理。这是我希望的,也是我要努力的。


3

日本教育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之处


 


作 者 | 杨莉(美术老师)


5月28日至6月3日,我有幸跟随校长和北师大的几位教授去日本进行交流访问,短短几天的时间感触非常多,日本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

 

集体协作能力及生存能力的培养


日本是一个非常强调集体精神的国家,除了课堂中同学之间的合作,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集体能力与生存能力。


在日本的街头、地铁,经常看到孩子之间结伴回家,没有家长接送,即使需要中途倒车也不例外,这跟国内的情况很不一样,当然他们的治安状况好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学校对这些方面有意识的培养。我问一义工妈妈,难道就不担心安全问题吗?她说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学校不允许送,从孩子一年级就是自己上学。


那学校是如何做的呢?原来学校按照学生家庭住址分成很多个片区,住得近的孩子分在一组,放学后会统一时间集中在同一个地方,然后让大一些的孩子负责带队,,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之间的帮扶合作,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也让他们学会如何友好相处。


在长岗小学交流的这几天,我发现像这样的协作非常之多,包括每个季节都有主题活动 。比如远足活动,一次全校性的野外探险活动 ,也是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组成一个小组,大一些的孩子组织和协调,小一些的孩子协助和学习。


还有劳动时间 。学生除了清洁自己的教室外,老师的办公室和图书室、走廊等都是孩子们来负责完成的,合作方式也是大小搭配。这样协助的方式有一个延续性,等大孩子毕业以后,小一些的孩子又能开始带领更小的孩子来完成任务 ,老师也不用每年都去教。

 

⏫孩子们每天要自己整理各种袋子上学,便当盒、服装(早稻田大学实業学校)


⏫上学的第一天学会怎样削铅笔(早稻田大学实業学校)


⏫家庭课上学习缝拉链(新潟第一高中)


在日本教育中,生存能力是一门课程。除了上面提到的,自己上学、放学,自己整理,自己打扫卫生,还有家庭课,每个学校都有家庭课程的教室,学习做饭,炒菜和缝纫。这些是非常现实的,在中国的教育中也是非常欠缺的。


有人曾说过,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是团队与团队,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竞争。日本教育中这种从小对孩子这种集体协作能力和自理自立的培养对孩子今后职场中的处世能力和合作能力都奠定了基础,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传统文化的继承


⏫星期制承袭古老的日月金木水火土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日本与中国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民族的特色变成了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国礼仪,汉字、水墨画、书法、剪纸等等,在日本不仅仅有,而且传承得非常好。他们至今沿用了很多现代中国已经不再传承的文明。


我们在日本的学校里看到,他们的课表上,周日到周五沿用的是,日、月、金、木、水、火、土。月份按照阴历计时的方法,孟春、仲春、季春等来标识,这些在我们中国学校的教课书里估计已经找不到了,我们也只是在书法作品里才会以这样的形式来落款。


⏫国语书仍然沿用竖排文字的版式


他们的国语课本编排依然是按照中国传统的竖排文字,国学的内容也涵盖了中国的古诗、诗歌、成语等等。在正式的场合里,他们沿用的仍然是中国汉字的繁体字。


在去日本的几天里,我们参观了好几所学校,他们的校园里,办公室里都挂着书法作品。  


在长岗附属小学里,书法课是作为必修课来安排,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周一节。这在中国的学校里都未必能够做到。


我们在去早稻田大学实业学校访问时,该校校长介绍,学校的英语初中才开始开设,小学主要是以传统文化为主,学习英语不能牺牲其他学科的学习,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是为了传播日本的文化和传统。


所以反思我们中国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今天我们的孩子对西方文化,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传统文化,对汉语古典精华的学习。当然,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学习并不矛盾,但我觉得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多些珍惜,保护和发扬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

 

保持对自然的亲近和好奇



日本的学校非常重视孩子们与自然的亲近,他们不用塑胶操场,就是沙土的操场,幼儿园是这样,小学也是这样。在长岗小学春、夏、冬的每个季节活动中,他们都会安排自然体验课,春天会去学校附近的小河捞鱼 ,夏天会去露营,冬天会去滑雪等等。


他们这种亲近自然从幼儿园的课程就开始了,访问期间,我问幼儿园的老师阿陆,你听的什么课?她说,没有课啊,就是玩 ,一直玩,玩了两个小时,我们站了两个小时,然后就吃饭了。从图片和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孩子在玩的时候非常专注,能从一个项目中找出很多种玩的方法,不厌其烦。我想这种宽松、自由而充满冒险的环境就是教育中好奇心培养的起点,也是他们创新能力的源泉。

 

尊重孩子,课堂自由



我在上交流课的时候要准备很多的材料,但日本学生的材料都是自己准备的,每人一个小工具箱 。我担心课前的十分钟时间不够,就跟老师说,可不可以把孩子的工具提前拿来,我帮他们摆好。日方的老师觉得很吃惊,说,不可以的,因为是孩子的私人物品,属于孩子的隐私,老师不可以乱动的。


一个小细节,充分说明了他们对人性的尊重。虽然我们整天也把尊重挂在嘴边,但也仅仅只是挂在嘴边。尊重体现在课堂的各个方面,尊重孩子的各种创意,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日本美术老师交流,他们说,日本的美术课题,只有一小部分是教材上的,很多课题都是孩子们自己提出来。这一点我觉得是可以借鉴的。


课堂上孩子们很放松,很自由。这节课是做皮影的内容,教室里摆了四台投影机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讲台拿材料,自己制作,再去屏幕前自由展示,老师只是认真倾听、鼓励和总结。


学生在这种自由、宽松和被尊重的课堂中,思维一定是开放的,这些都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

 

短短几天的行程,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满箱子的礼物,还有真诚、感动和思考。 


4

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学辅助器材的运用 

 


作 者 | 欧阳永利(体育老师)

 


在新澙大学附属长岡学校,分别听了中小学的两节体育公开课,都是排球的战术课。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教学辅助器材的使用。特别是中学,老师只是组织课堂的各个环节,提供学习资料和学习辅助工具。学生的战术制定、位置的分配、进攻的技巧都是学生自己协商、决定。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谈一场排球比赛战术,而且是要制定一种合理有效的适合自己小组的进攻战术,听起来是有些不可思议。听了长岗学校的课,看到课中运用的各种辅助器材使用,再到效果展示。学生在各种辅助器材的帮助下,根据各自的意见,小组协商谈论------再实践------再讨论,就能完成战术的制定。


背心的使用,每个小组都是不同颜色的背心,每个小组根据分工的不同又分不同颜色的背心。使人一目了然的知道分组及分工。两个小组比赛有四种不同颜色的背心,其中两种颜色的是比赛的人,另外两种颜色是积分的人,角色互相转换。


地面的站位标志,使学生很清楚的明白自己站在哪个位置上,自己在哪个位置上得分了,在哪个位置上丢分了,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移动路线。



战术板上画了两种图案:×和o,×代表失分,o代表得分。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在哪个位置上进攻容易得分,在哪个位置上容易失分。打在对方的那个位置容易得分,打在哪个位置上容易让对手接到球。


闹钟,定好时间,时间一到,学生自动换组,不需要老师去组织,管理。


笔,学生在战术板上画出战术线路图,刷子,使用刷子来擦去笔迹,根据组员的意见反复修改,制定出最好的战术。


学生通过分工、实践、讨论、再实践、修改、最后制定出适合本组的战术进行展示。


这堂课给我的触动很大,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际上还是以老师主导,学生根据老师意见来开展学习,并没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应当把老师的主导换成引导把“主”还给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发表想法、协商接收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除了日本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方面让我反思的就是他们的执行力。真正的做到了“令行禁止”,集队,分散的速度很快,没有拖拉的现象,我们有时排队就好花好几分钟,课堂花在维持纪律的时间太多。这需要让明确课堂常规要求,并严格要求学生,否则一步松就步步松,没有严格的执行力,又何谈学生的自主学习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