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有情趣的人都是吃货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6-05 09:59:46


  读《青城山下忆大千》,作者曹积山采访张大千的弟子胡立,在胡立那儿得知张大千在青城山生活的点滴,其中一个故事,让我顿觉张大师的亲切和可爱。


“大千师在青城山时,经常带着我去采蘑菇、找野菜、挖竹笋……而且,他乐得上灶,炒的青菜,碧绿如鲜;他做的狮子头和粉蒸牛肉,与众不同,尝过的人无不称赞。”

“有一天,刚送走来吃饭的客人,大千师对我说,做饭烧菜岂可小觑,这也是艺术。烧不好菜,难成一个懂得滋味的好画家。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地跟着他学厨艺。”

“你知道大千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厨艺和画艺吗?大千师说,‘我的画与菜相比,菜,当然在上。”


  好一个懂得滋味的画家!好一个可爱的吃货!



 似乎,有情趣的人都是吃货呢。李渔好吃,《闲情偶寄》专设“饮馔部”,以求饮食之道。袁枚好吃,一册《随园食单》,述遍南北菜点。汪曾祺好吃,梁实秋好吃……然好吃之最,要首推苏东坡。


东坡绝对是一个有情趣的人,当然,他也是一个绝对的吃货。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些耳熟能详的诗,都是在讲吃啊。东坡留给大家的,不仅有著名的诗文、书画,还有跟吃的有关的种种。



       东坡被贬黄州,生活困顿,但他自有法子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著名的就是他烹制的“东坡肉”了。


有《猪肉颂》为证:“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你看,东坡把价贱的猪肉烹制成经典菜肴,至今还活跃在人们的餐桌上,不枉“东坡肉”之名。



东坡不善饮,但他会制酒,其所饮酒中,有一种“蜜酒”,以此来款待宾客。肉有了,酒有了,筷子一动,酒杯一举,还有什么放不下?胃口好,心情就好,心情好,情趣就滋生,心胸就豁达。


据说,除东坡肉,还有东坡羹、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子、东坡粥、东坡豆腐……凡几十种,多研制于被贬寓所。当然,这么多东坡菜中,估计附会的不少,但足见东坡菜肴之有名。


      五十九岁的东坡又贬惠州。处境虽忧,仍苦中作乐。在惠州,东坡吃不到猪肉就吃羊肉,烹制出了烤羊脊骨。他寄苏辙的万里家书,只写制食羊脊骨美事,说道其一饮一啄之喜悦: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徽肉,熟煮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螫,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后苏东坡再贬儋州。儋州,即为今日之海南,宋时实属蛮荒之地。困顿中,寻不到美食的东坡,便打起了当地盛产的蚝蛎的主意,其《食蚝》一文,言及食蚝乐趣: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食过酒煮蚝后,还留下了“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的戏谑。”


哈哈,一贬再贬,在这样的苦寒的日子里,竟然还能如此津津乐道于吃,东坡绝对是个顶级吃货。以口福胃纳的方式,回击了权势和小人,表现出逆境中的廓达,可谓痛快淋漓。




再看张大千,以其绘画界的名声,竟然更肯定自己的厨艺,用心做饭烧菜,称是艺术。他说:“烧不好菜,难成一个懂得滋味的好画家。”那么,这句话是不是可以进行合理的推理?

      

      难怪,《舌尖上的中国》那么迷人,敢情这档节目就是一个超级大吃货的创意?今天打开电视,正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时节”,应和四季的食物,在普通中国人的饭桌上流转,流转之中,时光飞逝。有一句旁白我记住了: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着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不知为什么,非常感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