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有效的读书会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4-24 14:07:51

写在前面的话


这些年,出现了很多读书会,我也参加了一些读书会,一边丰富自己,一边思考,作为一名老师,我该怎么让我的学生,出生于网路时代的95后00后们,不仅仅停留在网络化的碎片阅读,如何让他们重新捧起书本,不为考试不为成绩去潜心阅读,从阅读中学会认识社会,学会思考人生。


每次读书会后,我都会看到同学们通过QQ说说或是微信朋友圈发表自己的感想心得,这也是让我最最感动的!看到同学们有所思有所得,开始对阅读产生兴趣,我觉得,这样的读书会才是真正有效的!


这,正是我开办线下读书会的意义所在。


2016.12.27下午,我们有幸请到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青年教师,南京地区订阅人数最多的阅读平台“群学书院”的运营总监陆远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上有几位积极参与发言互动的同学得到了陆老师的赠书,课后,他们认真看完了书,并给微课堂发来了自己的读书笔记。





书单:《南京不哭》

一名物理学家对的深刻感悟





我的读后感

(任雨欣  16级电视节目制作专业)


以前,,,就如陆老师和我们说的那样“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当南京沦陷的时候,他却来到中山陵对着孙中山的石像喊了一声“孙老师”。,和这本书里关于他的小儿子的说法不一样,。


人,确实是没有哪个天生就是好坏的。每当提起,估计很多人都想到的是杀戮的情形。但这本书里的南京,却以几个人串起故事,让我看了更多感受到的就是一个“情”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因为一件事看死一个人。你不是他,不要轻易下定义,他或许有很多你看不到而你很钦佩却做不到的事情,温暖这个世界。


从家乡来到南京求学,来之前我对这个历史事件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甚至于我会想,与我何干?我没经历过那段历史,没有见过血淋淋的杀戮。直到,12月13日那天,在学校的课堂上,听到整个南京市的警报声响起,我又在微博上看到张纯如的所作所为。我,真的错了!瞬间一抹悲伤划过心脏!


半年来,我感觉我在逐渐走近南京有历史有悲怆的城市,夜晚的霓虹灯很闪,街道很热闹,人们很热情。以前你很美丽,现在依旧美丽,将来更加美丽!爱上一座城市,走进她的内心,她的过去,她的现在,她的未来!


科技能强国,也能灭国,只有国强,才能护民。但现在的局势是少年强则国强。但愿我能成为那个强的少年。




书单:南大读本

南京大学推荐大一新生的60本书




我的读后感

(冯明恩  16级摄影摄像专业)


偶然的机会,收获了这本书,未能踏入南大的门,读读南大的书,这也是极好的。


这是一本导读类的书,从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生命,全球化与领导力三个板块,为广大南大学子导读了60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书籍。


读着这本书,其实给我最深的感觉是——读书与风气。


进入广校,我感觉身边的很多同学已经没有了阅读经典的习惯。每天的世界就是游戏,吃饭,上课,睡觉。没有了课外的阅读量,学生的学历本身就与本科生相差较大,在缺少了书籍的熏陶,差距就会更大了。在南京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都在开展悦读经典的计划,阅读量本身就少的我们更加不应该落后,我们应该去阅读更多的高质量的书籍,来开拓眼界,这对我们本身的专业能力也会有大大的提高。


导语部分有一句话“成才乃于风气密切相关.....由此盛行的读书风气,熏陶出了南京大学历史上的的许多大师英才”。第二个关注点是风气。任何一所好的学校,无论是什么学历的院校,都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风气,培养好的风气,无论学历如何,如此风气之下的学生,至少不会做一个危害社会的人。我们这样的传媒院校,更应该有着好的风气。这是一所学校所需的,更是每一个传媒人所需要的!




我的读后感

(贾心泉  14级电视节目制作专业)


也许是从小就练习书法的缘故,对字帖亲近,所以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随意一翻,就翻到了书法的章节。


还记得我的书法启蒙老师在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让我们用笔在“米”字格上画线条,一画就是一节课。独立的线条、笔画是书法中最基础的,就像大楼的地基。一些很复杂的字都是由简单的线条拼接、组合而成的。


可是当时作为小孩子的我们,哪懂这些个道理。看着满字帖漂亮的字,恨不得一天之内就能完全学会。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这是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话。


指的是一个人学习书法时需要循序渐进。在刚入门的时候,要学习字的结构安排,按照一定的方法正确地写出每一个笔画来,在进一步学习的时候,要尽量将字写得工整、方正、合乎规矩。这个部分就是很多初学者都必须要经历的临摹部分,临摹是必不可少的,要试着去领会先人的那种笔势、运笔时的气韵,与原帖务求一致。再往后,在良好的基础上,就可以不仅仅局限于先人,可以去创新,写出自己的个人风格了。


当然,这只是以书法的角度来解释这段话。其实我们纵观古今之书法得大成者,会发现他们都“取胜”在书法之道外。


如果对于他们都有一定了解,再加以比较其生平事迹、书法特点、艺术造诣,会顿生一种“指点群豪戏”的感觉,会觉得他们的形象就在我们面前。


右军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就应该配上能代表魏晋文人的宽袍大袖,就应该配上那支鼠须笔,就应该配上三五骚人墨客曲水流觞的画面;看颜鲁公的《颜家庙》就应该知道其为人之方正大气,就应该联想到那个只身进入叛军营地、面无惧色慷慨就义的忠良老臣,就应该知道能写出汪洋恣肆的《祭侄文稿》的人,绝不会是市井之间的碌碌无为龃龉小人;再观东坡《寒食帖》,有些人不禁唏嘘,认为这样的字自己也能写出来,但就是这个被东坡自嘲为“石压蛤蟆体”的字,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这寥寥数行的诗句之间,掩盖了多少东坡因四处辗转而心生的浩叹。子瞻一生不得意,连他自己都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这上千年的铁划银钩之中,已不是单单的书法,而是世间的沧桑巨变。书家的爱恨、悲喜、忧愁都汇注到了横折撇捺之中。“字如其人,字随人走”,如今的一些人和字,倒是显得有附庸风雅之嫌,格局不足而太过龃龉了。


书法在魏晋之时开始发展,直到“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之时”到达顶峰,所谓的“颜肥柳瘦”“苏黄米蔡”之说,倒有点群雄并起之意,元、明、清馆阁体盛行,一味地效法“二王”,倒显得太过媚俗了。这个时候一批以北方“碑学”为基础的书法家涌现了出来,以“金石风”来对抗这种媚俗。金农、郑板桥、邓石如等人的出现使得更多的书家开始临摹篆隶魏碑,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现在再看这句话,会发现,我们这一生也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从小学习为人的基本道理,后来长大后,受到外界的影响,不断改变自己,使自己更加适应世事。年轻的时候总是锋芒外露,逐渐年老之后,反而返璞归真,开始追寻人生的真谛。


可能练习书法很多年后,我们才会发现,最难写的字,不是那些笔画繁杂的字,而是“一”,在“米”字格中,“一”既不能在最顶,也不能在最底,不能在正中横平竖直的,会显得死板,也不能一笔带过,会让人感觉太过轻浮。有的人一生都在钻研如何把一个字写好,而有的人只不过是走马看花,糊涂地过完这一辈子。


孙过庭之后又说:“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是啊!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附:《南大读本》中推荐的书单。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