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们面目狰狞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29 16:02:59

新年前,我坐在车的副驾驶位置,后座一位老婆婆是我父亲的老乡,隔壁的是她的两个孙女。她们似乎很兴奋,一直大声说话。我被中午的太阳晒的很不开心,更为自己只涂了一次防晒这件事感到懊悔,因此只是一言不发,漫不经心地听着她们的交谈。


她们先是讨论了一下婚嫁问题,这个很正常,她们二十几岁,该是对婚姻有所实际憧憬的时候。那位老婆婆规劝她们大学毕业后努力工作,买房买车,嫁个好人。在我看来十分合乎情理和恳切的建议,这两个孙女立刻反驳,买房买车?倒贴着嫁出去吗?接着又说起了谁家的媳妇长的又丑又胖,也不知道她先生看上她那点儿了。她们问起那位她们口中"丑"太太是哪里人的时候,老婆婆随口答了一个广东一个偏远城市,两个孙女如释重负般地叹了口气,说:"怪不得,那个地方的人,特别土。"


自此我发现了人性不那么美丽的一点。一种自认高等的偏执,,,因此有着一切地球上生物的生杀大权,这是一种自认为自己来自于一个高人一等的文明,或者说是,认定自己是更高级的物种。


我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那份骄傲,,界线严明,不容侵犯,不同的是,这种意识,可以是侵略和杀戮的根源。无论是早期美洲大陆的"发现",罗马尼亚的妇女儿童贩卖,还是后来澳洲土著所遭受的土地掠夺,又或是日本岛国疯狂的唯我独尊的文明,非洲人口的贩卖和被奴役,这种偏执始终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有时候,我甚至会怀疑,会去设问,如果每个人对地区的偏执和因为对其他文明不了解所产生的误会少一点,这些悲剧会不会不会上演?随着我更加深入的学习历史,我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旦这种自豪感给予他们优越感,并能从这种优越感当中获取利益,就算内心备受良心的拷问,他们还是会坚持这种偏执,直到生命结束。


回到开头的故事,平心而论,两位孙女,用挑剔的眼光,去形容他人外表,衡量金钱。换作我用挑剔刻薄眼光去看,这两位姑娘,虽然年过二十,但她们的头发像是一辈子没有做过护理,脸上皮肤极其糟糕,也没有得体的妆容,她们穿的是伪造并且工艺粗糙、剪裁失败的成衣,对于她们而言在城市购置一处房产可能是天方夜谭,而她们的粤语更是有浓重的乡音。但是请注意,以上我如此尖酸的描述,几乎都是从着装,语言,外表出发的。也就是说,如果以上我描述的是,是我真心所想,真心在意的,我和她们在原则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像两位孙女嘲笑的偏远城市,在我的知识范围内,是非常具有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的。梅关古道,连接南蛮之地和中原的必经之路。一代明臣张九龄地出生地。


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在我从前接触过的人中,愈是由于地区或因为语言文化不同嘲笑别人的人,文化程度和修养愈是低。比如嘲笑除了广东省以外的人都是北方人,这个观点一直让我无语和愕然,我在中国国内接受的教育,初一历史教材已经清晰指出以秦岭淮河为界来定义南北,而当洛阳西安等地繁荣到鼎盛,南蛮之地依旧是瘴气重重,原始封闭,自古以来,直到宋代便是流放之地,苏轼官贬惠州,写出的诗词也变了味,语气都是荒凉和孤苦。


我这么说并不是为了贬低我来自的地方,相反,我也是在夸赞。人类在这么短的岁月里让沿海地区改头换面,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断送和荒废几座城池昔日的繁荣与昌盛。这么一思索,更觉得乌飞兔走,沧海桑田,人所能达到的时间和空间的极限是那么的有限,如若胸怀和知识面同样狭隘,岂不悲哀。为了安慰自己逃避现实,而更有甚者会否认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简单屈服于无知愚昧以及麻木。夸张点说,没有灵魂,笨拙地表达情感,盲从跟风,立场摇摆。


我请问一句那些微博微信有事儿没事儿说想去这旅游想去那儿流浪的人啊,你们真的是真的想去那个地方吗?你是想去拍几张照片,还是去吃几盘鸡翅水果,还是只是想别人知道你去过这些地方?又或是简单迷恋上踩踏在不同的版图上给予你的优越感和新奇感?可是你了解那么地方吗?你想去了解吗?这样的旅行真的有意义吗?想清楚这几个问题,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碌碌无为比无所事事更为可悲。我所知道的,历史上,为人类思想作出伟大贡献或记录的人,比如笛卡尔,以他的冥想为思索的载体,质疑一切事物的存在而后发现证明个人存在。比如梭罗,以他为代表的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im),被称为人类思想上的独立宣言;他本人一辈子也没走出过麻萨诸塞州,尽管他毕业于世界高等学府哈佛,但他只是在湖边搭了个茅棚,进行深邃的思考,务实地农耕,认真地生活。我相信他找到了灵魂。文中他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Talk about heaven! Ye disgrace earth!"简单翻译过来就是,"何必谈论天堂!你们侮辱了大地。在我看来,应该是何必炫耀经历!你们侮辱了自己。


在这个很多东西被定义成一种价值;很多方式,甚至理想都被迫同化的时代,如何建立自己的精神王国,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显得更为重要。解决的方式,就是意识到和认可努力的意义,和学习的价值。这种相信,也是一种信念,一种善良的信念,不走捷径,保持清醒,换位,学会适当的抽离,由于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而始终感到自卑和谦虚。


保持清醒在当下的生存环境是最困难的。得到信息的渠道已经非常狭窄,而得到的信息的真实度也值得让人怀疑。相比于阐述事实,现在大部分的新闻媒体更偏向于表达观点,而且是针对性的,带有目的性的表达观点。这种一个很可怕的信号。一个新闻媒体不应该带有情绪,也不应该带有色彩和立场,它的作用只是一个渠道,一个让人接收信息的渠道。所以当一个新闻媒体不再简单清晰地去描述事实,给予人们空间去发表观点和选择立场的时候,这个新闻媒体可以简单称之为傀儡。至于是什么的傀儡,相信读者心里有数。


更为可怕的是,现在很多人没能意识到这一点,在看任何带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文章报道,甚至在看我写的这篇文章的时候,都应抱有去批判的怀疑精神。对于贬义词用得很明显的新闻报告,比如针对其他国家的时候,请保持冷静,用你的观点去思考,你有权力这么做,你是个体,你有思想,也有灵魂。


实话来说,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合格的学者,我要做的,要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而我想去做的,想去学的,也有太多太多。这个世界值得去学习和努力的东西多得让人惊叹。人生意义于我而言并不是单纯贪恋风景,我更愿意去关注风景以外的平静和安宁。比起目的地,我更在意的是方向,所以我去哪里都没有关系,也不会有落差。学会专注,注意自己的念头,去判断它们,是善是恶,又因何而生。


最后,我想说,不管启示录里的末日征服,还是希腊神话里的末日审判是真是假,不需去思量太多,原因我在此引用柏拉图记录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上被处决前说的最后一句话:"Now the hour to part has come. I go to die, you go to live. Which of us goes to the better lot is known to no one, except the gods."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