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西樵】三门村民国曾遭火烧,余姓村民不舍故地重建家园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13 12:09:56

    随着汽车逐渐靠近,一座颇有气势的牌坊——三门风采大道映入眼帘,两旁低矮的民房,错落有致的菜地田野,与偶尔传入耳际的几声鸡鸣,无不展示着这个淳朴村落特有的乡间风情。
放鸭人生息繁衍400年

    穿行在村中的小巷里,一声声粤剧小调忽远忽近。77岁的余继业老伯在自家老房自娱自乐地哼着小曲儿唱着小调,悠闲自适。老人是村中为数不过多研习历史的爱好者,对本村延续至今的历史故事知之甚详。
    “早在四百年前,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才盛公辗转迁徙至三门,见此地气候宜人、地理位置良好,就落籍此地养鸭务农。”在余继业的带领下,笔者走进古旧的“才盛余公祠”,斑驳褪色的墙面诉说着年岁的流逝,宽敞的中庭两旁悬挂着些许旧照片,记录着三门村的历史变迁。
    “在才盛余公来这里放鸭前,黎姓、石姓已居住此地,三姓成为一条自然村,所以谓之‘三门’。”余继业说,随着时间流逝,在广州务工致富的石百万,应村中长辈的要求,在村中开挖河涌。无巧不成书,挖河涌的过程中,由于挖到红岗泥(呈红色),造成了“血流成河”的假象。那时,村中人迷信这一挖挑断了村中龙脉,于是,石姓家族迁往九甲村或远走惠州,而黎姓家族也搬迁至团结村。“久而久之,三门村只剩下余姓家族繁衍生息至今。
余姓先祖曾三度出使契丹

    漫步在村中小巷,低矮民房与碧绿菜地分隔两边,别有一番味道。有趣的是不少门牌号都写着“风采××号”,再顺着村中小路蜿蜒而下,青砖红瓦的牌坊上清晰地刻着“三门风采大道”六个大字。余继业介绍,“风采”二字对余姓子孙而言,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原来早在北宋年间,先祖余靖曾三度出使契丹,运用外交手段,不费一兵一卒,折服雄踞一方的辽主。因余靖屡立战功,被宋仁宗加封为尚书,并御笔题字“风采第一”四字。“所以但凡是余姓的子孙,都以‘风采’二字为荣。如今三门村余姓家族,都爱看电视剧《造王者》,因为讲述的正是余靖余公的故事呀!”78岁老人余敬业深情地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历史上一度风光的余姓家族,却曾遭遇外族烧村的深重灾难。民国十四年,数百名外族人在三门村纵火,村中270余间民房无一幸免,余姓家族纷纷扶老携幼,远走异乡。大火后的三门村,断壁残垣、荒草萋萋。可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家乡情结的牵引,让不少余姓人重回故地,用木材搭起民房,重建旧时的家园。“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得上自己最初的家啊!”老人余敬业感叹。
崇文尚学之风浓厚

    如今,在三门村再也找不到曾经的颓败之景,取而代之的是,,公园设施完善,偶尔挎篮买菜的妇女走过时大声闲谈。沿着小道往里走,正是村中的两座标志性建筑,才盛余公祠堂和文化楼。“这里曾是三门村康乐苑旧址,由于年久失修,迫不得已才被拆除的。”余继业说,六十多年前自己在这里度过的小学时代至今难忘,当时,村中并不富裕,但崇文尚学之风甚浓,村中的小孩围在一间大教室里,或朗读或算数,读书风气浓厚。而离康乐苑的不远处,“卜卜斋”(私塾)则在才盛余公祠堂开讲。“古文、对联、国学等都在这里教学,在当时而言,能享受这种教育是难能可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如今,对余继业老伯而言,儿时的书声早已然在时间中湮没,但曾经的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坚守,却是他挥之不去的烙印。

撰文/摄影 何惠健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